【“两学一做”学习交流之二】发挥劳模示范效应 创建支部特色品牌
——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热工能源所党支部
全国先进工作者任学弟同志是热工所副所长、党支部副书记,是我们身边的典型,学习的榜样。为了更好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效应,热工所党支部围绕事业发展大局,聚焦计量、服务经济,努力以任学弟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创建支部品牌,促进了所党支部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
以任学弟铭名劳模工作室是院内的首次,没有直接经验。组建初期,热工所党支部通过会议讨论确定了“发挥劳模效应,创建支部品牌”的建设目标。在局、院相关领导和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走访学习和研讨,热工所党支部梳理出了4个建设的重点工作:1、学习劳模工作干劲,在日常工作中找闪光点,树立新典型;2、学习劳模创新精神,在创新发展中找市场,拓展新业务;3、学习劳模好品德,在种树育人中找机会,培养新骨干;4、学习劳模新思想,在先进文化中找感觉,树立新理念。所党支部紧紧围绕上述重点,在树立劳模工作干劲、创新精神、好品德、新理念的品牌等方面,发挥劳模效应,不断打造和提升党支部的工作品牌,具体做了以下工作:
一、始终坚持发挥劳模效应,并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热工所党支部把宣传、学习任学弟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支部的重要工作来抓。所党支部不失时机地努力开展“榜样蕴藏无穷力量,精神激发奋斗意志”的学习教育活动。在党支部的组织引领下,通过不断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树立、宣传新典型,促进了劳模效应的发挥。提高了职工学习劳模、赶超先进,努力提高能力素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整个热工所已经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良好氛围。在劳模精神的感召下,所党支部涌现出了科研促进业务发展的带头人张文东、科研攻关团队负责人刘夷平、班组管理佼佼者陈超、业务服务优胜者朱晨彬、科研新人张忠立等一批先进个人。也正是有了这批先进分子,形成了激励的正能量,保证了院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也保证了所业务指标年年创新高。劳模精神已经成为热工所全体党员同志的日常工作精神,他是激励全所职工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精神动力。
劳模精神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什么环境下必须有顽强的意志,无私的品格,认真的态度,过硬的技术。我们要从日常工作做起,从工作的点滴做起,不能好高骛远,要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端正心态,勤勉敬业。我们要努力培养自己刻苦钻研、不怕挫折、投身岗位、艰苦锻炼,敢于担当的精神。在新形势下,我们不但要保持创新精神、大胆探索、创新创造,养成勤学习、多读书、善研究的好习惯;我们还要自觉地在实践中学习、更新思维、开阔眼界,不断在实践中磨炼意志,学会忍耐。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长为知识丰富、技能精湛、爱岗敬业的有用之才。
二、始终坚持科研创新工作,服务客户创新业务
劳模工作室成立以来,热工所党支部一直把学习和发挥劳模科研工作之精神作为主要的抓手。任学弟作为劳模工作室的带头人,在工作实践中探索推行了“快乐、实干、坚持”六字工作法,以“博学求实、厚德至善、自强卓越”为精神,坚持“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理念,开展并完成了各类科学研究活动。通过劳模工作室,建立起了一个和谐、愉快、奋发向上的团队,为所和院搭建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平台,在实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的计量目标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科研论文方面:劳模工作室的团队在2013年一年就发表论文11篇,起草发布国家规范3项,报批规程规范3项,批准专利3项,申报并受理专利3项;2014年他的团队发表论文22篇,申报专利2项;2015年发表论文24篇,申报专利3项。
在科研项目方面:2012年科研项目有“热阻式热流计校准方法研究”、“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恒温槽自动检测装置的研究”等三项;2013年有“低雷诺数下标定临界文丘里喷嘴的方法研究”、“现场校准用测温传感器的研制项目”、“高压天然气流量计实流标定中温度、压力控制的研究”等三项;2014年有“高精度半自动钟罩内部体积测量装置的研制”、“活塞式小流量标准装置”、“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平台”等10个项目;2015年有“接触式压平眼压计的检定装置研制”、“光纤温度计的校准装置研制”、“喷嘴量传系统的研究”、“高压标准计量装置的建立”等四项。
在科研创新服务市场方面:热工所党支部积极主动发挥任学弟在工作室的领头人作用,秉承“科研需要创新,业务需要创新,服务更要创新”的理念,实现了科研与实际计量需求的有机结合,为社会提供了及时、有效的计量技术服务,开拓了新的业务领域。
上海电气有一家公司为保障核电泵阀的质量,建立了一套专门测试泵阀流量的装置,它是目前世界上同类型最大的装置,由于种种原因,在他们进行测试的要求先后遭到许多机构拒绝后找到了工作室的流量计量专家任学弟。于是,他组织团队的相关人员查阅了大量资料,与客户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沟通、交流,使测试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上海某设计院承担的一项研究及试验是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项目,关系到我国核电设计的安全。我院作为合作方,负责保证试验中关键热工测量仪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等多项的测试。在接到任务后,任学弟同志组织带领工作室的同志组建专项团队,先后多次到现场考察,并亲自编写测试方案,带领专项团队深入试验现场和设计单位,不放过任何可能影响实验的环节,圆满地完成了测试工作和各项服务,确保了试验的重要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始终坚持培养科技骨干,创造机会锻炼新人
热工所党支部十分注重人才的培养,努力以劳模工作室为平台,从培养青年着手,把年轻人放到最重要的岗位上进行锻炼。通过抓青年科技小组和英语沙龙的建设,取得较好的效果。青年科技小组全年不定期开展各类活动,通过专业讲座、读书交流、规划研讨、网络学习等,实现了思维的拓展。英语沙龙更是通过交流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气氛,使个人能力得到了提升。通过演讲和比赛,形成了你追我赶,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在2014年度的院英语演讲比赛中,热工所有3名同志参加比赛,取得了第一名和二个并列第三名的好成绩。相关人员在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
热工所党支部在青年培养上实施一对一的个性化培养计划,鼓励青年科技人员结合机构的需要开展个人职业规划设计。为此,党支部十分重视发挥任学弟作用,在青年人的论文发表、日常工作指导、个人生活和学习等都方面组织了精心指导和安排。使每个人在不同的岗位上都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为热工计量事业发展打下了基础。其中:葛志松同志在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上海)的组建中挑起了大梁,起草了《关于加快推进建设本市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实施意见》代拟稿,整理完成了《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建设方案》等,承担了关于电厂碳排放因子的研究课题。张忠立同志进单位仅仅四年,就压力计量技术研究的科研工作中脱颖而出,负责完成了“接触式压平眼压计的检定装置研制”的总局项目和“反射式夜位计”项目,申报了”非接触式眼压计的检定装置”、“正弦式压力标准装置的研制”,完成了“示波法血压计动态溯源装置研制”的可行性报告。马力、张雪峰、朱毅晨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刚工作一二年,就分别担任了项目负责人。
2015年5月,任学弟同志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根据任学弟劳模工作室运行的实际情况和上海要成为全国科创中心的需要,对劳模工作室进行了改组。使之成为院创新团队的工作平台,集中优秀人才进行科研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
四、始终坚持弘扬先进文化,凝聚人心搭建平台
经济全球化、职工思想多元化,给各项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强根固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方能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作为。热工所党支部以创建学习型班组、竞当知识型职工为载体,深入推进职工素质建设,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开展读书和专项教育活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建设等主题,积极开展学习活动,选写学习心得,建立学习手册、创办学习园地,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每个职工必须每季度有学习笔记,每年必须读一本书。全面开展了创建活动,创建以“学以致用注重实效”为目标,能力做到了“提高思想认识、促进业务发展、实现个人成长”的三结合。学习的形式也做到了“组织学习、自我学习、外送培训”的三结合。
在积极参与院文化节活动的同时,热工所党支部也深刻认识到,在院文化引领下,乘势开展热工所(劳模工作室)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014年,支部策划了对院文化理念深入学习和宣贯活动,进一步加深了员工的理解和执行力。在此基础上,热工所提出了通过所(劳模工作室)和专业室二级文化理念的提练来实现对院文化的内化要求。为了达到全员参与,提升员工自我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支部策划了文化理念的征集活动。支部要求员工针对所(劳模工作室)和专业室二级不同的工作内容,结合专业特点来思考,以期满足既有特点和代表性,又体现基层和群众性的要求。征集活动的最终结果是,员工积极踊跃,得到了全体员工的积极响应是前所未有的,满意度也是出乎预料的。支部征集到了每个员工的字句,有的员工更是提供了多条。字句的内容也基本体现了既有特点和代表性,又体现基层和群众性的要求。对征集内容的进一步提练和征求意见,热工所确定了“热工人,热心事,热情做”的所文化理念和“温湿有点测有度,热工热心情无限”、“学先锋,做先锋,时时争先锋,事事当先锋”、“计量服务大流量,和蔼可亲大容量”、“服务社会高密度,钻研科技高黏度”、“追求能源高效率,实现社会大计量”、“按规范办事,用数据说话;尽职、尽心、尽力”等为各个室的文化理念。为了进一步深化学习和推广,热工所将各专业室室的全家福照片、室的专业特点、历史上获得的科技成果、典型有特色的标准装置等进行了资料的整合,形成了热工能源与计量技术研究所(劳模工作室)的文化理念手册。
劳模工作室的英语沙龙和科技小组活动形式多样,兴趣盎然,吸引了青年职工的参与,达到了锻炼口语、锻炼能力的目的。所里的走廊文化搞得有声有色,作为全院的样板。在党支部的监督下,热工所的“定置管理”走在全院前列,实现了“检查和平时一样,有人参观和无人参观一样”的目标。热工所每年举办的趣味运动会、摄影比赛,已形成计量院的文化品牌。热工所党支部制定了三年家访计划,支部成员和行政领导经常家访,了解职工的具体情况,倾听他们的呼声和意见,积极为职工创造条件,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处在心情舒畅的和睦环境中,高效率的完成所的各项任务。
事实上,广大职工在劳动竞赛中争先锋、唱主角,达到了显身手、得实惠的目的。2013年业务收入首次超过5000万元,创历史新高, 2014年在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时候,达到5500万元,2015年在进口计量检定取消的不利条件下,又创历史新高,超过6500万元。
任学弟工作室,从成立之初的所组建到现时的院组建,无论在人员的数量还是技术能力等多方面都有了大的发展和提升。2012年1月1日开始运行,2012年4月28日由上海市市级工会命名。2012年10月18日由市总工会杜仁伟巡视员和市质监局党委副书记倪斌揭牌。成立时,是以热工与能源所为依托的,人员为16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5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0人。2015年5月,在院党政领导的关怀下,在工会的具体指导下,对工作室人员做了重大调整,在原劳模工作室的基础上,把院各创新团队的成员纳入到工作室内来。目前人员为20人,其中教授级高工4人,高工10人,结构更趋合理,专业更完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氛围下,劳模工作室一定要紧紧围绕院的事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挖掘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激发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劳模的示范引领作用,搭建平台为创新服务,为人才脱颖而出服务,为计量测试事业持续发展,科技实力人才彰显作出成绩!今年,刘刚同志已经成为任学弟劳模工作室第一位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二位、第三位先进人物,一定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出现。
(热工所支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