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劳模精神 续写新的荣光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的期末考场里同学们正奋笔疾书,一个笔直的身影穿梭其间,神情专注。这是我院全国劳动模范任学弟在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支教的最后一天,他在监考数学,像第一天来时一样,他始终尽职尽责坚守在岗位上,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2年7月,全国劳模、教授级高工任学弟同志从院热工所副所长岗位光荣退休,婉拒各方的邀约,同年8月,他舍弃了繁华的都市生活背上行囊,踏上了云岭大地,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来到了澜沧县。有人问他为什么从东海之滨来到西南边陲,他说了一句最朴素的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也正是这样,当他听说澜沧县上海新纪元第二民族中学和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奇缺数学老师,他便主动向上海援滇干部、澜沧县委常委、副县长禹旭晨提出了申请,请求前往义务支教。在第二民族中学经历短暂的两个月支教后,10月起,任学弟在澜沧职中开始了他的支教生活。
从此,在澜沧职中校园里,总能看到一位头发花白、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长者,背着双肩包穿梭在朝气蓬勃的学生群里,瘦削的身影特别的笔直。学生们非常敬重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师,因为他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因为他幽默风趣的课堂,更因为他严慈相济的行事风格。
任学弟在澜沧职中担任了五个班级的数学学科教学工作。面对一群基础薄弱的孩子,他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复习初中基础数学知识入手,精心设计小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自费购买糖果、学习用品等奖品激励学生。课堂上他从不吝啬表扬,每当孩子们取得一点点进步时,他甚至比他们还高兴。
任学弟在校期间,分别为四个学部的学生做了“劳模精神进校园”讲座,分享了自己的成才与工作经历。为中职学生点燃希望,照亮未来,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这时候,学生们才知道,他们敬爱的任学弟老师竟然是一位全国劳模,劳模真正来到了他们的身边。
任学弟还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贯穿在日常教学、管理和生活中。退休前,他曾兼任天津大学、交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硕士生导师。支教期间,他主动指导青年教师教学方法,发挥“传帮带”作用;他还积极参与到“学困生”比较高的班级日常德育师政教学管理中,用劳模的精神力量去影响和感召学生。去年年底,学校突遇疫情封控,任学弟主动承担起食堂一天4次就餐秩序维护工作,保障学生在封校期间规范安全用餐。他身体力行让澜沧职中的每一个人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正如陶行知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捧着赤诚之心来到澜沧职中的任学弟不仅无私、大爱,在学校办学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更为学校带来了很多帮扶资源。他利用寒假回上海期间,充分挖掘各方资源,四处“化缘”,在不懈努力下,上海西晨洋禾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向学校助学捐款10万元;一位爱心人士捐助5000元为学校购置民族乐器,助力民族文化传承;上海肯特仪表有限公司总经理崔红军捐赠10台笔记本电脑;在著名作家纳兰泽芸的牵线下,安徽省仁众教育基金会捐助15台笔记本电脑。这批物资有效缓解了学校的燃眉之急,2023年3月1日,澜沧县职业高级中学隆重举行了赞助物资捐赠仪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放弃安逸扎根云岭大地发挥余热的全国劳模任学弟,在支教帮扶的道路上,向澜沧职中学子传递的不仅是知识,更是精神、物质上的双重助力。任学弟,一位令人敬重的长者,一位全心付出的支教老师,一位当之无愧的全国劳模!